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红色双百 > 百名党史人物 > 正文

瞿秋白

时间:2021年05月18日来源: 发布人:点击:

瞿秋白(1899—1935年),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17年春,瞿秋白随堂兄到北京,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加入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8月,他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期间见到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交谈。1921年俄国十月革命四周年,他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参加工人纪念集会,又一次见到列宁,并聆听演讲。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他作为当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讲授俄文、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并担任政治理论课翻译。1921年5月,他由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当时属俄共党组织,于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年底,他受陈独秀邀请,离开莫斯科启程回国工作,翻译一些关于列宁主义著作,随后到上海大学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同时主编中央的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1923年底,他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并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奔波于上海与广州之间,负责处理两党合作问题。1924年7月,根据孙中山建议,国民党中央设立政治委员会,孙中山任主席,瞿秋白当选为五人委员。这一时期,瞿秋白同时还以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身份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指导工作,还担任上海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工作。1927年,他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并任政治局常委。八七会议,被指定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成为继陈独秀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

1934年2月,他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红军主力长征时,瞿秋白因患肺病,留在江西瑞金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后因突围不成被捕。据当时天津《大公报》的报道说,记者曾赶到瞿秋白被扣押的卧室,见到了他书写的“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的辞世绝笔。行刑前,瞿秋白先到实施处决县城的中山公园中山亭留影,泰然自若漫步走向刑场,一路上高唱《国际歌》《红军之歌》,喊着“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等口号,从容不迫,面无惧色。到达刑场后,盘膝而坐,慷慨就义,年仅36岁。

毛泽东曾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版权所有:绥化学院党史学习教育 网站开发:绥化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